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9)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二)急性心肌梗死
4.治疗要点
(l)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12小时,如无并发症,24小时应鼓励病人床上活动四肢,第3天床边活动,第4天逐步增加活动,1周内可达到每天3次步行100~150m。
(2)监护: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监护。
(3)吸氧:主要目的是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4)抗凝: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5)止痛:哌替啶或吗啡。
(6)心肌再灌注:应在发病12小时内、最好是3~6小时应用。
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直接PCI、补救PCI和溶栓治疗再通后PCI。
②溶栓疗法:有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近期有过内脏出血或创伤史、手术史,未控制的>180/ll0mmHg的高血压等情况为禁忌。常用药物有肝素、尿激酶、链激酶、重组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等。
(7)心力衰竭和休克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8)治疗心律失常:对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治疗同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但由于目前治疗技术的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已减少,不提倡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因其弊大于利。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实施电复律。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严重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9)二级预防:完全戒烟且不可处在吸烟的环境中;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严格降脂;预防心律失常;应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应用硝酸酯类药抗心绞痛。
5.护理问题
①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②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③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④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⑤恐惧与剧烈疼痛造成的濒死感有关。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