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1)
第五节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3.治疗要点
(1)治疗目标: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和减尘心脑血管及肾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2)非药物治疗: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病人,尤其对于轻型者和低危患者,单独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治疗应以促进身心休息为主。①减轻体重,BMI<25。②限制钠
盐摄入<6g/天。③补充钾和钙盐,多食新鲜蔬菜。④控制饮食,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25%。⑤戒烟、限制饮酒,饮酒乙醇量<50g/天。⑥适当运动,如慢跑、步行、游泳等。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降压药物治疗
①降压药物种类: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分5类。
a.利尿药:常用药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降压的机制为促进体内电解质(主要为Na+)排出,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也可直接损害肾脏。使用不当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和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等。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普利)。不良反应有干咳、味觉异常、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皮疹等。
c.β受体阻滞药:常用药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洛尔),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不能耐受者禁用。
d.钙拮抗药:曾称钙通道阻滞药(CCB),常用药有硝苯地平(××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革等。不良反应为颜面潮红、头痛,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现胫前水肿。
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常用药有氯沙坦、(××沙坦)。可以避免ACE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②降压药物应用方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达到满意血压水平后进行长期降压治疗。l级或低危、中危高血压可先进行单药治疗,2级以上或高危、极高危采用联合治疗。药物联合的原则为增加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③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血压增高至200/120mmHg以上,伴有重要器官或组织如心、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迅速降低血压,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的方式将血压逐步降到正常水平,短期内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1~4小时降低血压25%),24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60/l00mmHg以内,48小时逐渐降至140~150/90~95mmHg以下,防止短时间内血压骤然下降。临床上常用有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地尔硫革、拉贝洛尔等。
a.硝普钠:通常为首选药物;可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静脉避光滴注。使用时需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可有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定向障碍、肌肉颤动等不良反应。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24小时,因其可致氰化物中毒。
b.硝酸甘油: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外周静脉,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伴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部分人用药后出现头胀等不适。极少数人含药后血压过度下降,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c.尼卡地平: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在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脑血流量。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伴急性脑血管病时。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头痛、颜面潮红等。
d.地尔硫卓:除降压外,还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控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冠脉综合征时。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头痛等。
e.拉贝洛尔:缓慢静脉注射。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伴妊娠或肾功能衰竭时。不良反应有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
f.有高血压脑病时应给予脱水药,甘露醇快速静滴;伴烦躁、抽搐者应用镇静类药物。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