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2)
中国教育在线2020-10-09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2)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⑴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⑵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四节 腧穴分类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手太阴肺经11穴、

手厥阴心包经9穴、

手少阴心经9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手少阳三焦经23穴、

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足太阴脾经21穴、

足厥阴肝经14穴、

足少阴肾经27穴、

足阳明胃经45穴、

足少阳胆经44穴、

足太阳膀胱67穴。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第五节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

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2、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3、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4、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5、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6、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 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7、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8、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12、八会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13、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14、附近穴位:

⑴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

⑵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

⑶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

⑷肘横纹附近6穴:①小海②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⑥少海。

⑸腕横纹附近6穴:①阳谷②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⑥神门

⑹与脑连:督脉,膀胱

⑺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

16、四关穴:合谷,太冲

17、七星台: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18、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19、四弯穴:曲泽,委中

20、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21、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

22、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23、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昆仑、至阴。

24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5、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26、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执业医师报考条件查询
上一篇: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3)
#测评结果会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
最新资讯
​执业医师考主治医师的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1-10-25
执业医师报考要求具体有哪些?
时间:2021-10-27
考医师资格证的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1-10-27
执业医师的报考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1-10-25
全国执业医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1-10-25
考执业医师证需要什么条件?
时间: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