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4)
第二单元 主要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中府(肺之募穴)
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
2、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3、孔最(郄穴)
位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咳血、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6、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7、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2、合谷(原穴)
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3、阳溪(经穴)
位于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手腕痛;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4、偏历(络穴)
屈肘,在阳溪穴和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胀满;水肿。
5、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6、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颈项病;瘰疬;目疾
8、肩髃
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瘾疹。
9、扶突
位于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等咽喉病证;瘿气、瘰疬;咳嗽、气喘;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10、迎香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