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科目 报名 条件 考试 问答

收起

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

中国教育在线  |  2020-08-14 首页-试题-技巧心得

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二)先天性心脏病

1.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引起。②环境因素:较重要的是宫内感染,特别是母亲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胃、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接触大剂量放射线、服药、代谢病等也有一定关联。

2.血流动力学及分型

根据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和青紫,分为3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正常情况下,体循环的压力高于肺循环压力,血液从左向右侧分流,故平时不出现青紫。当剧烈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室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可出现暂时性青紫。分流量大、病程较长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而产生右向左分流,且呈现持久性青紫,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由于畸形存在,造成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或因大动脉起源异常,使大量静脉血流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常见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等。在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

3.临床表现

(1)左向右分流型

①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接近一半。临床表现决定于缺损的大小。小型缺损可无明显症状,中、大型缺损时出现体循环减少(消瘦、乏力、气短,因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和肺循环血量增多(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体征: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P2)增强。易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晚期可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为手术禁忌证。

②房间隔缺损:大型缺损时,症状与室间隔缺损相似。体征: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P2)亢进且伴固定分裂。晚期亦可出现发绀,即艾森曼格综合征。并发症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③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女多于男。动脉导管生后80%发生解剖性关闭。若持续开放,并发生病理生理改变,称动脉导管未闭。导管未闭的症状与室间隔缺损相似。体征: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P2)增强;脉压增大(>40mmHg);周围血管征阳性,即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等。晚期当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力时,患儿呈差异性青紫,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常见并发症。

(2)右向左分流型: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是法洛四联症,由4种畸形组成: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筮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其中肺动脉狭窄决定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症状:①青紫是最突出的表现。②婴儿期常喜胸膝卧位,年长儿蹲踞现象是保护性姿势,因蹲踞时下肢屈曲,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缺氧症状得以暂时缓解。③杵状指(趾)。④缺氧发作,其原因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过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患儿表现头晕、头痛,严重者突然晕厥、抽搐。

体征:患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P2)减弱或消失。常见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2021年执业护士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相关推荐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