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49)
第十一节 排泄护理
(二)排便的护理
1.排便的评
(1)正常粪便: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l~3次,平均每次量为150~200g;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成年人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食物被细菌分解发酵而产生的,与食物种类有关。正常粪便主要为食物残渣,并含有极少量混匀的黏液。
(2)异常粪便
①次数异常:成年人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3次,视为排便异常。
②颜色异常: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提示下消化道出堕;粪便表面有鲜血提示有痔疮和肛裂;白陶土色便提示胆管梗阻;果酱样便常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白
色“米泔水”样便常见于霍乱、副霍乱。
③气味异常:严重腹泻的病人的粪便呈恶臭味;下消化道溃疡及恶性肿瘤者粪便呈腐臭味;柏油样便呈腥臭味等。
④混合物: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见于肠道炎症;伴有脓血者常见于痢疾和直肠癌;伴有寄生虫感染可见蛔虫、蛲虫及绦虫节片。
⑤性状异常: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提示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便秘时,粪便干结、坚硬,呈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时,粪便呈扁条形或带状。
2.影响排便的因素
(1)心理因素:当情绪紧张、焦虑时可导致吸收不良、腹泻;当精神抑郁时可致便秘。
(2)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排便时间、便具等。当这些因素改变时,可影响正常排便。
(3)饮食:富含纤维素使粪便软且易排出。每天摄入足量液体,可以液化肠内容物,使食糜顺利通过肠道。
(4)年龄: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控制排便。有些老年人随着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排便功能异常。
(5)疾病:腹部或肛门手术会因为肠壁肌肉暂时麻痹或伤口疼痛而抑制便意,造成排便困难。大肠癌、结肠炎可以使排便次数增加。神经系统受损可出现便失禁。
(6)药物:长时间服用抗生素,可以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导致腹泻。缓泻药可以促进排便;治疗腹泻的收敛药,可以导致便秘。麻醉药和镇痛药可致便秘。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