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二(6)
中国教育在线2020-08-21
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二(6)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2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

(1)简要分析该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该年级小学生学唱该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要点:前翻时蹬地、收腹、屈膝、举臀使身体穿过两臂慢慢下落;后翻时提臀、收腹,使身体穿过两臂慢慢回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穿臂前后翻技术动作”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3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什么是连续纹样?(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点击查看答案29.【参考答案】 (1)歌曲特点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由姆卡楚尔宾娜作曲、思渊洋改编的儿童歌曲,该儿童歌曲共有两种版本,分别是中文版和英文版。这是一首2/4拍,大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结构方整,其中前十六的节奏贯穿全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演边唱。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学生能够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并体验双人集体舞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歌曲演唱、拓展表演等方式,学生能够增强自身协调性及演唱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分角色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3)新课导入 1.教师创设谈话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从国外寄来的一封邀请信,小洋娃娃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她的party,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加律动排队走) 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中走出来,思考问题:音乐停了,我们走了好远了,走的好累啊,我们休息一会。同学们快看,前面有什么?我们去问问它们在干嘛?(前面有小熊,它们很可爱、胖嘟嘟的,在等它们的好朋友) 3.教师顺势进入新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同学们,它们这么可爱,想必它们的好朋友也非常的活泼、可爱了,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小熊的好朋友呢?) 【设计意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给学生创设情境,有一个国外的小洋娃娃邀请他们去参加party,这个时候,带领学生加入律动整齐的排着队走。路上会碰到一个好朋友,邀请它一起去参加party,顺势引入新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肢体协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向新课标理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理念进行靠拢。 30.【参考答案】 (1)重点:前后翻时收腹、提臀、控制节奏;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了解穿臂前后翻技术动作的名称及完成方法,体验倒置的感受,并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90%的学生能够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技术动作,60%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游戏等方法,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腰腹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及设计意图 ①诱导练习(垫上屈腿握棒穿越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垫上屈腿握棒穿越站起动作并且进行技术动作的讲解(仰卧于垫上,双手向上伸直正握一米长木棒,做垫上穿棒前后翻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模仿练习。 【设计理由】通过垫上屈腿握棒穿越练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穿臂前后翻的技术动作要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②教师示范穿臂前后翻技术动作,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老师示范穿臂前后翻技术动作,并进行引导性提问,在开始双手握杠时采用的握杠方式是什么样的?整个技术动作包括了几个环节?并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补充技术动作的要点(前翻时蹬地、收腹、屈膝、举臀使身体穿过两臂慢慢下落;后翻时提臀、收腹,使身体穿过两臂慢慢回落);教师与学生配合完成保护与帮助方法的示范和讲解(保护人一手握练习人的手腕,一手托臀帮助穿杠,当腿穿臂翻下时,一手托腿帮助轻落。向回翻转时,一手握手腕一手托肩背帮助回翻,穿臂回落时,一手托腿帮助轻落。)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技术动作示范,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技术动作要点。 【设计理由】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直观感受完整技术动作,并且通过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自主练习 a.悬垂摆动练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单杠悬垂前后摆动练习。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指导完成单杠悬垂前后摆动练习。 【设计理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为接下来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打下基础。 b.一对一帮助练习,口诀强化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指导,同时给学生总结口诀(正手握杠紧又牢、双脚蹬地体后倒、收腹屈膝举双腿、快速穿过两臂间、两脚落地后屈腿、蹬地屈腿翻转回)帮助记忆动作要点。 学生活动:两名同学一组进行一对一的帮助练习,每位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三次练习,之后交换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大声背诵口诀帮助完成动作。 【设计理由】学生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技术动作,初步体会技术完整技术动作。 c.集体纠错,强化技术动作 教师活动:老师根据观察结果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向前穿臂翻转有困难、向后穿臂翻转有困难、落地较重)并给出解决策略(在脚前放跳箱盖,做脚蹬跳箱盖,另一脚蹬杠,然后两脚依次过杠练习;强调双脚用力蹬地,收腹,举腿;提示学生回落时拉杠、收腹、控制身体;加强帮助一手托腿轻落,或垫高落地地面。)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d.再次练习,解决难点 教师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技术动作完成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之前给出的纠正方法改进技术动作,攻克动作难点。 【设计理由】通过再次练习解决技术动作的难点问题,熟练技术动作。 e.游戏:《我是体操小明星》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择组别进行组内穿臂前后翻晋级PK赛),担任裁判工作。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择组别完成比赛,争取优胜。 【设计理由】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可以达到再次强化技术动作的目的。 31.(1)【参考答案】 连续纹样是相对于单独纹样而言的,它是以一个单独纹样(一个形象或者一组形象为单位的纹样)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成无限反复的纹样。可按重复排列的方向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一个单位纹样沿上下或者左右两个方向做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沿左右方向连续重复的称横式二方连续,沿上下方向的称纵向二方连续。其主要形式有散点式、接圆式、波线式、垂直式、斜线式、折线式、结合式。 四方连续指以一个单位纹样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的排列,并可无限扩展的纹样。有三种组织形式: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 (2)【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案排列方法及组织规律,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图案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与交流,探究图案排列方法、重复的规律,学会设计具有形式美感的的连续图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图案,发现生活中的美,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参考答案】 活动一:看一看 教师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回答:鱼儿外形相似,成群结队游动等。教师继续提问:鱼儿是怎样结队排列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向上排列、向下排列等。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除了能向上向下排列,还可以怎么排?向左?向右?接下来进入我们这堂课的学习一起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关注文化与生活,具有视觉性,教师的提问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活动二:找一找、议一议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有哪些是重复排列出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空中飞翔的鸟、路边的树木等。教师总结:展示教室里的桌椅前后排列、凤戏牡丹等图片。 2.教师继续展示图片,并提问他们是怎样重复排列的?学生思考回答:向下、向上、向左、向右。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相同图形,变换排列方式,探究最终得到的形象相同吗? 学生实践回答。教师总结指导(改变方向、改变颜色):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 【设计意图】运用美术学习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将生活实际联系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活动三:做一做 1.尝试运用拼贴、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设计有重复规律的图案。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独特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与设计。 2.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展评(构思、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四:想一想 1.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继续认真学好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2.课后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一件作品,装点自己的房间。 【设计意图】将美术作品运用于生活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学习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教师资格证冲刺资料申领
更多 近期直播
#测评结果会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
取消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