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腹痛的针灸治疗
1.寒邪内阻证
证候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取任脉、足阳明、大阴经喻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并可重灸。神阔穴可隔盐负。穴取中院、伸网、关元、足三里、公孙。
2.湿热壅滞证
证候主症: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处方:取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中、上巨虚、内庭、阳陵泉、明陵泉
3.饮食积滞证
证候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处方:取任脉、足阳明经輸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中脱、天枢、太冲。
4.中虚脏寒证
证候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取背前、足阳明、太阴、任脉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可条。穴取脾前、胃前、中脱、气海、
章门、足里。
收起
执业医师报名
执业医师条件
执业医师考试
执业医师科目
执业医师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