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医执业医师高频考点(上)
一、辨证要点
哮病的辨证首先辨哮证发病特点,其二辨哮之寒热偏盛,其三辨肺脾肾之虚。
1.辨发病特点
哮证发作如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则本病与肺虚表卫不固有关,此时当着重辨清风寒与风热。哮证发作如与饮食密切相关,则与脾虚痰蕴有关,当着重辨清痰湿与痰热之不同。如哮证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能缓解者,病情较轻,若持续时间较久者,当警惕喘脱的可能。
2.辨寒热偏盛
寒哮者,因寒饮伏肺,遇感触发,则呼吸气促,喉中哮鸣,痰白清稀多泡沫。热哮证,因痰热蕴肺,遇感诱发,则气粗息涌,痰鸣如吼,痰黄稠厚,咯吐不利。
3.辨肺脾肾虚损
肺虚者,自汗畏风,少气乏力,极易感冒;脾虚者,食少便溏,痰多;肾虚者,短气,动则喘甚,腰酸膝软。
二、治疗原则
当宗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
发作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收起
执业医师报名
执业医师条件
执业医师考试
执业医师科目
执业医师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