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心里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发生
(1)情绪与心身疾病
情绪是脑的功能,也可以通 过脑来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从而调节机体各器官的活动。如消极的情绪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病程和转归都起着不良的作用。过强的持久的紧张和焦虑:使交感神经-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容易产生高血压、冠心病等。
(2)人格与心身疾病
什么人患病,什么时候患病,与人格因素有关。人格也可通 过经常的影响心境、情绪认知方式等对生理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发生心生疾病。
(3)社会环境与心身疾病
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方式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车祸、自杀。焦虑情绪、压抑情绪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如丧偶,近亲死亡、离婚等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心理因素。
扩展
(1)心身疾病的定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器质性,非心理障碍和情绪不良)。
心身反应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暂时的生理反应。
心身障碍是指长期心理刺激引起躯体功能持久性变化,但并不伴有器质性变化。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躯体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3)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1)确定躯体症状。
2)寻找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4)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
收起
报名
条件
考试
科目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