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核心考点(2)
病理学一般均出现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第一单元,各种类型的题目均有所涉及。前四单元为总论部分,后面的各个单元为各论,在考试中多数考题集中在前四单元,即总论部分,所以大家的复习重点也应放在前四单元,而后面的单元在考试中常结合相关的疾病进行考察,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也会为相应的临床知识服务。
慢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腺体及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组织。
2.变质(变性坏死)和渗出病变轻微。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是慢性炎症的一个重要特征。
3.慢性肉芽肿主要成分: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1)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核内有1~2个核仁;胞质界限不清。
(2)多核巨细胞:由上皮样细胞融合而成,体积大,细胞核数目可达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其功能与上皮样细胞相似。
1)细胞核排列在细胞周边:Langhans巨细胞。
2)细胞核散在分布在胞质内:异物巨细胞。
最具有代表性的肉芽肿——结核性肉芽肿,又称结核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并见Langhans巨细胞,外层可见淋巴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结局
1..炎症早期以变质和渗出变化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变质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属抗损伤过程。
2.变质是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3.渗出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所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