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实践能力知识点(152)
5、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颅脑疾病、药物中毒、昏迷等疾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1)自然光下瞳孔直径约为2.5-4mm。
(2)直径大于6mm称为瞳孔散大,双侧散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3)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4)双侧不等大常见于脑疝。
6、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
(1)20%~30%乙醇:急性肺水肿湿化给氧,从而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
(2)30%乙醇:湿润、松解头发缠结。
(3)50%乙醇:擦浴降温、皮肤按摩。
(4)70%乙醇:供皮区的消毒。
(5)75%:皮内注射和新生儿头皮静脉、脐部消毒。
(6)95%:用于燃烧消毒法和静脉炎湿敷,痰液中查找癌细胞。
7、不同情况下的适宜温度
(1)病室:18-22℃。
(2)足月儿室内温度:22-24℃。
(3)早产儿室内温度:24-26℃。
(4)新生儿沐浴:38-40℃。
(5)新生儿腹触:26-28℃(足月儿),早产儿(28-30℃)。
(6)蓝光疗法:32-35℃。
(7)洗胃:25-38℃。
(8)温水拭浴:32-34℃。
(9)鼻饲,膀胱冲洗,要素饮食:38-40℃。
(10)床上洗头,沐浴,温水坐浴:40-45℃。
(11)温水擦浴:50-52℃。
(12)湿热敷:50-60℃。
(13)热水袋:60-70℃(婴儿,老年人,麻醉未醒,末梢循环不良和昏迷患者温度<50℃)。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