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5)
第十一节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下肢静脉曲张
1.解剖、生理
下肢浅静脉位于皮下,主要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小隐静脉在小腿后外侧上行到腘窝处穿过深筋膜进入股静脉。
下肢深静脉位于肌肉中间与动脉伴行,下肢浅、深两组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在小腿部交通支相当多,所有交通支均有静脉瓣膜向深静脉方向开放。
2.病因、病理
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根据病因、病理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多见,是因下肢浅静脉本身的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致,如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瓣膜发育不良、长期负重使腹压增高或长时间站立工作,造成下肢静脉压力增高,而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增加下肢静脉压力的因素有: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是下肢深静脉的病变,如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先天缺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或阻塞,其他继发于深静脉外的病变如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先天性动静脉瘘等,压迫髂外静脉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3.临床表现
大隐静脉曲张较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左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等,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可继发曲张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
4.辅助检查
下肢静脉压测定、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尤其是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确切诊断下肢静脉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临床常用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有以下几种。
(l)深静脉回流试验(波氏试验,即Perthes试验):是检查深静脉是否通畅的方法。检查时,病人站立,大腿中部绑扎止血带以阻断下肢浅静脉,然后嘱病人用力踢腿20次,或反复下蹲10余次后,观察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若曲张静脉空虚萎陷或充盈度减轻,则表示深静脉通畅;若静脉充盈不减轻,甚至加重,或伴有患肢酸胀不适,表示深静脉不通畅。但对于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良者,此试验不可靠。
(2)浅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曲氏试验,即Trendelenburg试验):是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的试验。
①曲氏试验I:是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的试验。检查时,先让病人平卧,下肢抬高,使下肢静脉排空,在大腿根部绑扎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立即松开止血带,若曲张静脉自下而上逐渐充盈时间超过30秒,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若曲张静脉自上而下迅速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但在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良时,此试验也不可靠。
②曲氏试验Ⅱ:是检查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的试验。检查方法基本与试验I相同,但在病人站立后不松开止血带,若曲张静脉迅速充盈,则表明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收起
执业护士 报名
执业护士 条件
执业护士 考试
执业护士 科目
执业护士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