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真题解析
三、案例分析题
二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一)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镇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区,面积200m²。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井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务、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题干】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题干】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题干】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题干】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问题:
1.【题干】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题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题干】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题干】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题干】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三)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①全断面法、②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③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士,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四:在二次村糊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治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
问题:
1.【题干】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一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
2.【题干】事件二中哪三项为必测项目?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和工具。
3.【题干】指出事件三施工中的错误,补充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漏项。
4.【题干】分析事件四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
5.【题干】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四)背景资料
某10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地处山岭重丘区,跨越河谷,起点与另一特大桥相连,终点与一隧道相连。部分桥跨布置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部分桥跨布置示意图
该项目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招标文件中的设计文件推荐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因现场场地受阻、模架在该桥梁终点处的隧道内拼装,然后前移逐孔施工。但某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隧道标未开工(另一施工单位承担该隧道施工),无法按时提供移动模架拼装场地。经桥梁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暂缓第十联施工,而从第九联开始施工。因第九联桥墩墩身较高,移动模架采用桥下组拼、整体垂直提升安装方案,第十联箱梁待隧道贯通后采用桩柱梁式支架(第十联支架布置示意图见图4-2)施工,由此造成工期推迟一个月。上述方案上报相关单位并经批复后开始施工,根据相关规定,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索赔要求:
①移动模架桥下组拼场地处理费用;
②工期延长一个月按天索赔增加的现场管理费;
③移动模架垂直提升安装费用;
④第十联支架摊销费用;
⑤因第十联改为支架而损失的模架摊销费。
图4-1部分桥跨布置示意图
该项目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招标文件中的设计文件推荐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因现场场地受阻、模架在该桥梁终点处的隧道内拼装,然后前移逐孔施工。但某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隧道标未开工(另一施工单位承担该隧道施工),无法按时提供移动模架拼装场地。经桥梁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暂缓第十联施工,而从第九联开始施工。因第九联桥墩墩身较高,移动模架采用桥下组拼、整体垂直提升安装方案,第十联箱梁待隧道贯通后采用桩柱梁式支架(第十联支架布置示意图见图4-2)施工,由此造成工期推迟一个月。上述方案上报相关单位并经批复后开始施工,根据相关规定,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索赔要求:
①移动模架桥下组拼场地处理费用;
②工期延长一个月按天索赔增加的现场管理费;
③移动模架垂直提升安装费用;
④第十联支架摊销费用;
⑤因第十联改为支架而损失的模架摊销费。
事件二:图4-2所示的桩柱梁式支架由桩基础、钢管柱、卸落装置、贝雷片、型钢、联接件等组成,支架按设计计算设置了施工预拱度。组拼完成后,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及加载预压试验,满足要求后投入使用。
事件三:施工单位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支架施工专项方案,该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问题:
1.【题干】事件一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
2.【题干】结合图4-2与事件二,指出型钢、卸落装置、贝雷片分别对应图4-2中的A~H中的哪个编号?说明应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卸落装置的型式?
3.【题干】事件二中,支架施工预拱度的设置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4.【题干】事件三中,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的相关程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