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法基础真题(14)
中国教育在线2021-04-09
多选题

2010年经济法基础真题(14)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甲企业得知竞争对手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于是到乙企业设在N地的分部窃取乙企业内部机密文件,随之采取相应对策,给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造成重大损失,乙企业经过调查掌握了甲企业的侵权证据,拟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有( )。

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M地法院

D:N地法院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

A:当事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进入初级会计报名入口

点击查看答案本题答案: A,B,C,D 本题详解:  根据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所以本题答案是ABCD。 本题答案: A,C 本题详解:  根据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所以答案是AC。 本题答案: A,C,D 本题详解:  根据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本题中,侵权行为实施地是N地(N地的分部实施窃取行为),侵权结果发生地是M地(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被告是甲企业,所以答案是ACD。 本题答案: A,B,C 本题详解:  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因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答案是ABC,选项D是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初级会计职称冲刺资料申领
上一篇:2010年经济法基础真题(15)
#测评结果会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
最新资讯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9)
时间:2021-04-20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8)
时间:2021-04-20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7)
时间:2021-04-20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6)
时间:2021-04-20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5)
时间:2021-04-20
2017年经济法基础真题(4)
时间:2021-04-20